电镀镍和电镀锡都是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们提供的涂层可以提高零件的耐蚀性、焊接性和导电性等特性。
1. 电镀镍:电镀镍工艺(有加入镀镍光亮剂)提供了一个坚硬、耐磨、耐腐蚀的表面,还能作为下一层镀层(如金)的底层,以提高其附着力和整体性能。镍层还可以作为焊接过程中的扩散层,可以防止基材的金属原子向上迁移,影响焊料的熔点和性能。
2. 电镀锡:电镀锡通常用于提高电气连接的焊接性和抗蚀性。锡是一种良好的焊料,能够与大多数金属基材很好地结合,并且具有相对较低的熔点,这使得它成为适合焊接的材料。
在将电镀镍和电镀锡结合使用时,镍层通常首先被电镀在基材上,接着在镍层上再电镀一层锡。这种结合可以带来以下影响:
①提高焊接性:镍层下的锡可提供更好的焊接性,因为锡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与焊锡结合,从而形成牢固的焊接点。
②防止锡耗尽:镍作为中间层可以防止基材中其他金属例如铜向表面迁移,这通常会导致锡的耗尽,影响焊点的质量和寿命。
③防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有些金属间化合物,如铜锡互溶化合物(俗称锡渍),在高温焊接时可能会形成,这些化合物可能会导致焊点的脆化。镍层可以有效遏制这种化合物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电镀镍层厚度对焊接性有重要影响。如果镀镍层太厚,它可能会增加焊接时所需的热量,从而提高焊点的熔点,并可能导致烙铁的热量无法充分渗透到焊接界面,从而降低焊接能力。
此外,如果镀镍层不均匀,也可能影响焊接性能。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比格莱镀镍光亮剂Ni-301,它能够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使镀层厚度均匀。这样后续进行镀锡后,镀层的可焊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