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滚镀镍光亮剂时,镀后发黄分为好几个种类,除了水印迹发黄外,还有可能是针孔发黄,这一期文章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在诸多种类的镀镍发黄中,针孔发黄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众所周知,铁件上电镀镍工艺,得到的镀层是属于阴极性镀层,此时的镀镍层对基材只有机械防护作用,而镀镍层的孔隙率较高,只有在镀层厚度达到25微米以上才能达到无孔。
继电器零部件加工镀层厚度一般只有3~7微米,如果是在镀层低区的话,其厚度会更低。如果镀层的孔隙率大,那么基材氧化生锈从孔隙冒出,会形成针孔黄点。面对这种情况,比格莱建议,电镀厂可以采用暗镍-亮镍双层镍体系,并且凭借 滚镀镍光亮剂的整平、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阴极极化,如此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镀层的孔隙,防止镀后出现小黄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滚镀镍光亮剂呢?在实际镀镍生产中,往往对于镀层的性能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出光速度要快,镀层整平性要好,而这两者可能与镀层晶粒细和排列致密有关。
晶粒细,与光亮剂化学结构有关;排列致密,除与光亮剂化学结构有关外,还与镀液净化程度和操作条件有关。因此,滚镀镍光亮剂的本身质量跟镀层致密度是有一定关系的。比格莱的滚镀镍光亮剂Ni-118,它是第四代镀镍光亮剂,在镀镍生产中加入,能够得到出光快,整平性能佳的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