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百科

有客户咨询说,在使用酸铜光剂的生产过程中,镀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偏高了,镀层容易烧焦,并且光亮度会明显变差,这时候该怎么降低氯离子的含量呢?

比格莱科技根据现场经验和产品酸铜光剂Cu-510的特性做了分析,氯离子在酸铜镀液中的存在会使酸性镀铜的开路电位正移10mV左右,有利于电子从电极导向铜离子,提高电极表面铜离子的浓度,减少阴极区双电层电容和降低活化极化,有利于晶核的生长,可得到较粗的晶粒,有利于消除镀层的应力。

当酸铜镀液中氯离子的含量过高时,镀层的高电流区容易烧焦,严重时镀层会出现无光泽的现象。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赫尔槽实验来检测镀液中氯离子是否正常,即在267ml的镀液中以2A的电流电镀5分钟,如果试片的高区有烧焦,可以判断氯离子偏高。

比格莱酸铜光剂Cu-510使用效果图

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镀液降低氯离子的含量呢?比格莱建议,可用锌粉来降低镀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即可按照0.5~1.0g/L的锌粉的量加入到酸铜镀液中,并剧烈搅拌,过滤镀液。一般每1g/L的锌粉可去除20~30ppm的氯离子。

所以,当我们在使用酸铜光剂的生产过程中,当镀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偏高时可按照以上的方法降低镀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减少因故障带来的损失。如果您对酸铜光剂感兴趣,请联系比格莱客服 ,可获取免费样品及详细技术资料!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镀铜的知识,可点击查看《电镀百科 》。


返回
列表
上一条使用镀铬添加剂的生产过程中,镀槽容易断电的原因
下一条 使用硬铬添加剂的生产过程中,如何避免镀层出现爆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