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化学镀镍液时,影响化学镀镍过程的因素有哪些?本期文章我们来讨论一下装载量。
装载量是指工件施镀面积与使用镀液体积之比,用dm2/L表示。每种镀液在研制过程中都规定有最佳装载量,并在技术说明书上注明,施镀时按规定放工件并及时补加浓缩液到位,这样就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
有数据表明,装载量小的镀速较装载量大的快,这是没有由于及时补加而造成的。与大装载量的镀浴比较,小装载量镀浴中反应物浓度及pH值变化较小,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沉积速度。
大装载量镀浴反应物消耗快,若得不到补充其沉积速度必然降低。当然,施镀过程中如果能连续补加并调整 pH值,主盐及还原剂浓度,就能维持在开缸时的最佳配比状态,那么装载量变化对沉积速度的影响就不大。
一般镀液的装载量在0.5~1.5dm2/L,但是实际工况中有许多大工件体积虽大,而施镀面积并不大,尤其是修复局部磨损件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做到最佳装载量。
在使用化学镀镍液时,装载量大,补充不及时会降低镀速并影响镀层质量,如镀粉末件,其装载量就很大,由于析氢量多、大面积地吸附镀液中的稳定剂及络合剂等,将使镀液很快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分解。
反之,装载量很小,接近镀液空载,空载加热除了次磷酸盐分解损失外,在极端情况下,可以使正常施镀的工件镀速逐渐下降甚至停镀,或者根本不起镀。原因是在大容积的镀液中小面积工件吸附过多稳定剂造成的。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镀液允许的装载量大并维护得当,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电镀厂使用比格莱的化学镀镍液Ni-809时,由于Ni-809的装载量大(可以达到2.5dm2/L),在我们工程师指导下做好连续补加并调整 pH值,主盐及还原剂浓度等工作,可以让产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