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案例

有时候我们在使用中磷化学镀镍药水时,明明是按照产品说明将工艺参数控制在工作范围内,可镀液还是很容易分解,很是苦恼。

潮州的陈先生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镀液开槽还没生产几个周期,镀槽的槽壁和槽底就很容易产生镍粉,工件的化学镍层也比较粗糙。就这样,陈先生求助于比格莱的工程师。

比格莱工程师赶赴现场后,通过现场分析,发现镀液镍离子浓度正常,镀液pH值和温度也正常,稳定剂的添加也是正常的。这些因素都正常,镀液怎么会容易分解呢?细心的工程师检查了一下加热棒,发现加热棒表面已经沉积了一层厚厚的化学镍镀层。


沉积化学镍层的加热棒

工程师询问了现场的操作人员后发现,陈先生的中磷化学镀镍是手工线,使用的加热棒外层是金属的,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就沉积了化学镍层。而操作人员刚好就疏忽了这一点,在生产结束时并没有把加热棒取出镀槽并处理加热棒表面的化学镍镀层,在下次生产时加热棒表面的化学镍层又在沉积化学镍了。这样,镀液的镍盐就会消耗比较快,镀液也比较容易分解。

经过工程师的细心指导,陈先生注意了每次生产结束对加热棒化学镍层的处理,现在镀液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好几个周期。

感悟:化学镀镍的工艺虽然简单,但需要的细节有很多。忽略了某个细节,如生产结束忘记取出加热棒,不仅加快了中磷化学镀镍药水的消耗,也影响了镀液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多不值啊!



返回
列表
上一条工件表面有细小斑点,和电镀镍添加剂的使用有没有关系?
下一条 使用碱性镀锌添加剂时,镀液锌碱浓度分析准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