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案例

在前面的相关文章里,我们谈到了在使用氯化钾镀锌光亮剂时,氯化钾所能起到的作用。那么,如果氯化钾的质量差的话,会引起什么问题呢?

关于故障现象

        某个电镀厂是氯化钾滚镀锌工艺,槽液为4500L,一直以来运行都是没问题的。但是,有次在镀脚轮工件的时候,镀层却发生故障。

什么故障呢?具体表现为镀锌层出现发灰发白,尤其是产品的内壁会出现发花发白的现象。

于是技术员开始对槽液进行分析化验,发现槽液的主盐浓度为:

氯化锌 49 g/L

氯化钾 209 g/L

硼酸 31 g/L

然后,技术员开始进行霍尔槽试验,结果显示:试片的低区到试片中间区域,都呈现出发白无光的现象。

关于故障原因+解决方案

技术部门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判断应该是走位不好。于是让工艺员对槽液进行补加氯化钾,补加量为20g/L,虽然镀出的镀层有所好转,但是效果不大。

会不会是杂质造成的影响呢?于是他们开始对槽液进行大处理,使用双氧水和活性炭,并且还有加入锌粉,电镀厂应该都懂如何处理,具体流程这里就不赘述。 Zn-198

处理完后,由于双氧水和活性炭会破坏和吸附部分光亮剂,所以他们对其进行补加。再次进行试镀,镀层效果还是不好。

在镀液杂质这个环节,技术部门经过讨论后,觉得不排除有铅杂质和铜杂质的影响,于是采用小电流电解法,但是,工件的表面镀层依旧发白、发灰,内壁的镀层则出现发花的现象。

以上两个方法都解决不了,技术人员又怀疑是前处理的问题,于是加强了前处理,更换新的溶液,甚至还给脚轮工件加上了一道化学抛光的工序。

这里我要岔开讲几句,为什么要进行化学抛光,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工件本身锈蚀过度的话,除锈后工件就会有锈蚀斑坑,镀锌层是无法将其给填平的,远看的话镀锌层是发花的,进行化学抛光的话,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技术人员还是考虑得很详细的。

说远了,绕回来。技术人员在对前处理环节进行优化后,得到的镀层效果还是不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倒掉槽液,开新缸吗?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软料和硬料的消耗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技术部门发愁了,于是决定围在一起开会讨论,看看有没有其他方案。经过讨论,他们决定重新检查车间生产的每个环节,在车间巡视了一遍,发现工艺参数是没问题的,再对工件表面进行查看,觉得应该还是跟走位有关,检查化验结果后,让工艺员再对镀液进行补加氯化钾,补加量这次是20 g/L。

但是,镀出来的镀层结果还不如之前的。

于是他们决定再补加适量的镀锌柔软剂,得到的镀层虽然有所好转,但是效果有限。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槽子已经大处理过,并且也有进行低电流电解,前处理也有优化过。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检查一下氯化钾。经过检查,果然发现线索了,这次使用的氯化钾居然是食品级的,并且还发现氯化钾是有点偏灰的,不是纯白色的。

经过现场询问,原来。原先使用的是进口的氯化钾,在一个月前换成现在的食品级氯化钾。于是把原先的进口级氯化钾,重新加进去,结果立马解决问题了,得到的镀层不再有发灰、发白、发花等故障。

结论

因此,我们在使用氯化钾镀锌光亮剂时,对于主盐原料的选择也要加以重视,这样的话才能规避不必要的损失,要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停下来排查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会造成原材料,人力的浪费。

如果您对氯化钾镀锌光亮剂有兴趣的话,请来电咨询

返回
列表
上一条使用硬铬添加剂时,阳极形状是如何影响镀层均匀性的?
下一条 镀镍层套铬后会出现发花?选对镀镍光亮剂的2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