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使用镀镍添加剂时,如果镀镍层出现发花故障,由于用跳跃试验判断原因有其局限性(只能部分确定故障的起源),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做补充判断,那就是对比试验方法。
延伸阅读:《使用镀镍光亮剂时,如何使用跳越试验判断故障原因》
什么是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就是用已知没有故障的溶液与可能有故障的溶液进行对比试验的方法。还是以镀镍层发花的故障为例,可以在前处理→预镀镍→光亮酸性镀铜后,改用已知没有故障的光亮镀镍液与原来的光亮镀镍液进行对比。
若改用已知没有故障的光亮镀镍液(有加入镀镍光亮剂)后,镀镍层发花现象依然存在,则故障产生于光亮镀镍以前的有关工序。
然后再用其他的已知没有故障的镀液(或槽液)进行对比试验。例如,用良好的前处理与原来的前处理工序进行一一对比,反复试验,逐个工序排除,找到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
如发生上述故障,比格莱的技术工程师建议,在把镀件经良好前处理后,跳越掉预镀镍和光亮酸性镀铜,直接进入原光亮镀镍液中电镀。若这样所得的光亮镍层不出现发花现象,说明故障产生于光亮镀镍以前,原光亮镀镍液就没有问题。
在做对比试验时,需要有一个已知的没有故障的镀液(或槽液),那么,如何获得这种没有故障的溶液呢?
在使用镀镍添加剂的生产中,假如一个工厂有几条相同的电镀生产线(或槽液),其中一条生产线出现镀层疵病问题,其他生产线没有出现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出现镀层疵病的电镀生产线(或槽液),就可以作为“已知的没有故障的生产线(或槽液)”,或者使用合格的原料,重新配制溶液(或槽液)作为“已知的没有故障的溶液(或槽液)”进行对比试验。
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镀镍添加剂的生产知识?
请点开右边的咨询窗口,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