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制品的防护和装饰。然而,镀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镀层脱皮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还降低了其防腐性能。为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将电镀镍脱皮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基材表面处理不当
基材表面处理是电镀工艺的第①道工序。如果基材表面的油脂、氧化皮和其它杂质未能彻底清理,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将大大降低。采用优化的清洗流程可以有效提高镀层的附着性。此外,基材表面是否均匀粗化也是影响电镀镍层结合力的重要因素。
活化工艺不足
合适的活化处理可以增强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活塞杆的表面在电镀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化处理,以确保镍层能良好地附着在基材上。如果活化不足,则可能导致镀层脱落。
镀液成分和操作参数
镀液的成分和操作参数对镀层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比格莱科技的镀镍光亮剂Ni-301因其自身的组成和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采用。使用Ni-301能够提高镀层的光泽和附着性,从而减少脱皮现象的发生。不仅如此,Ni-301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镀液的性能,从而保障了电镀过程的一致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电镀镍工艺中出现镀层脱皮故障的原因主要在于基材表面处理、活化工艺、镀液成分和操作参数控制等方面。采用质量好的镀镍光亮剂,如比格莱的Ni-301,可以减少脱皮现象,提高电镀镍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