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这批铁件又被退回来了!”质检主管老李拿着不合格的镀铜件冲进办公室,“客户说内孔镀层只有0.3微米,根本达不到1.5微米的技术要求!”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一些电镀车间反复上演。氰化镀铜工艺的深镀能力短板,就像悬在电镀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些深孔、细缝处的"镀层盲区"正在吞噬企业利润:返工率飙升、原料浪费。碱性镀铜液的深镀能力直接决定复杂工件表面镀层的均匀性。深镀能力主要受 碱性镀铜添加剂配方及工艺参数两大因素影响。
碱性镀铜添加剂配方
添加剂协同作用构成核心驱动力。有机添加剂需形成"加速-抑制"的动态平衡。比格莱科技Cu-201碱性镀铜添加剂通过对各类物质进行复配,在微观层面实现双重调控:其物质促进晶核生成,并且选择性吸附在高电流密度区域,抑制枝晶生长。这种协同效应使深镀能力指数得以提升。
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的调控也不可忽视。将电流密度控制在2-4A/dm²区间,并保持镀液温度50-60℃(波动±2℃),可使深孔(径深比1:5)内铜层厚度差异缩小至15%以内。
结语
使用比格莱的碱性镀铜添加剂Cu-201,对于形状复杂有高走位要求的工件来说很适合,不会出现内孔镀不伤或者孔内镀层过薄的现象。
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碱性镀铜添加剂的工艺知识?
发个信息让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