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镀领域,铸铁件因其特殊的加工工艺和复杂的结构,使得在使用酸性镀锌光亮剂的过程中沉上锌层变得相对困难。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电镀效率,也对铸铁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成因。
首先,铸铁件表面在高温铸造过程中会形成一层不导电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会阻碍锌镀层的沉积。这层氧化膜的存在是导致铸铁件电镀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电镀前必须彻底去除这层氧化膜,以确保电镀过程顺利进行。然而,铸铁件表面的这种特性增加了电镀前的预处理难度,从而影响了锌层的沉积效果。
其次,铸铁件的结构疏松多孔,存在大量砂眼和缩孔,表面粗糙且凹凸不平。这种微观结构使得铸铁件的电镀表面积远大于宏观面积,导致实际电流密度比表观电流密度小得多。
电流密度的降低会直接影响锌离子的放电速度和沉积速率,从而使得铸铁件难以沉上均匀的锌层。因此,在使用酸性镀锌光亮剂之前,需要采用大电流冲击来瞬间活化表面,提高电流密度,以确保锌层能够均匀沉积。
添加剂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以比格莱的酸性镀锌光亮剂Zn-198为例子,该光亮剂不仅具有较宽的阴极光亮电流密度工作范围,而且分散能力佳,能够确保锌层在铸铁件表面均匀沉积。同时,Zn-198还能控制锌离子在金属晶格中的排列顺序,使阴极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获得平滑细腻又有光泽度的镀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