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无法提高镀镍层的光泽度?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电镀人费了很大的功夫,却无法让镀层质量达到要求。在电镀工艺中,光亮镀镍层的光泽度直接影响产品外观和耐腐蚀性能。本期文章我们将从工艺参数、镀镍光亮剂选择及基体处理三方面,来解析提升镀层光泽度的关键技术。
一、基体预处理是基础
钢基体的表面质量对镀层光泽度有决定性影响。实验表明,基体存在0.5μm的划痕即可导致镀层光泽度下降15%。建议采用三步处理法:机械抛光(#1500砂纸)→电解脱脂(温度60℃,电流密度3A/dm²)→酸活化(10%硫酸溶液),可使表面粗糙度Ra值降低至0.05μm以下。
二、电镀参数动态调控
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在使用镀镍光亮剂时,电镀时间与电流密度的交互作用明显:当电流密度3A/dm²时,理想电镀时间为25分钟,此时光泽度可达95GU(20°角测量值)。但需注意温度需稳定在55±2℃,否则每升高1℃会导致添加剂分解速率提升8%。
三、光亮剂协同作用机制
初级光亮剂在镀液中的含量为0.8-1.2g/L时,可以细化晶粒至20-50nm。但单一使用易产生应力裂纹,需配合次级光亮剂形成协同效应。比格莱Ni-301作为第四代镀镍光亮剂,通过对各类物质进行复配,能使阴极极化度提高,实现镜面光泽效果。
结语
实际应用显示,使用镀镍光亮剂Ni-301后可以降低镀层孔隙率,提高镀层光泽度,建议采用梯度式添加剂补加策略,对于复杂工件,为了提高深孔部位的光泽均匀性,需要在比格莱工程师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镀镍光亮剂的知识?
发个信息让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