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酸性镀铜光亮剂时,除了硫酸含量较高、阳极设置过少外,阳极消耗后补换不及时也会造成酸铜电镀阳极钝化。
阳极消耗后补换不及时
在使用酸性镀铜光亮剂时,阳极总会不断消耗而变小、变窄、变薄,表观面积越来越小,阳极电流密度越来越大,越容易钝化。
电镀厂的操作工应及时对阳极进行检查,如果使用的是板状阳极,那么面积变小后应及时更换,换下来的小阳极我们可以装于钛阳极筐中继续使用,并不造成浪费。生产中比较严重的是阳极已溶解只剩下液面上的头子,还认为完好。
顺便说一句,不少朋友在后台问到为何镀锌、镍、铜的阳极溶解后呈花瓶状,液位下腐蚀较快而成瓶颈状,甚至溶断。
这里给解释一下,这一现象是由氧差电池(一种宏电池现象)造成的“水线下腐蚀”:液平面接触空气中的氧,水线下的金属部分接触含氧较高的水或溶液,下部溶液含氧量相对较低,上下之间形成氧差宏电池,水线下的部分成为阳极,液位较下部分成为阴极,故水线下的部分金属,因电化学腐蚀而加快腐蚀速率,最后呈瓶颈状,甚至溶断,只剩下液面上部的部分阳极头子。
结语
当电镀厂在使用钛篮盛装磷铜球、磷铜块的时候,比格莱工程师建议其消耗后应及时补加满,否则上部为不溶性钛篮在导电,钛篮易钝化,真实导电的磷铜表观面积也小,也容易钝化,这样也不利于发挥酸性镀铜光亮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