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酸性镀锡光亮剂时,镀液中的四价锡离子如果过多,往往会造成镀液浑浊,而且影响镀层质量。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呢?今天先来介绍第一种方法,那就是避免引入氯离子。
在酸性镀锡液中,氯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但会使 Sn2+氧化为 Sn4+,抵消稳定剂的作用,而且直接与Sn2+反应生成碱式氯化亚锡沉淀,Sn(OH)Cl悬浮于液中,使镀液发浑,只能絮凝沉淀再过滤去除。
在使用酸性镀锡光亮剂的生产中,镀锡前用流动纯水清洗一般是办不到的,但是,电镀厂至少应该检验所用地下水是否被氯离子污染(使用硝酸银)。如果污染较重,则可以考虑抽取深层地下水,用作镀前处理后的入槽前清洗用。
经前处理干净后的工件,如果清洗水中氯离子含量不高,应先存放在含硫酸10 g/L左右的纯水中,为什么呢?这样做有2个好处: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处于活化态,这样有助于提升镀层和基材的结合力;另一方面,工件不需要经过清洗,就能直接带稀硫酸入槽,如此可以补充硫酸(镀液容易带出损耗),又可以减少氯离子的带入。
如果你在生产中已经面临四价锡过量的情况,那么这时就需要进行处理,可以往镀液里加入四价锡处理剂,处理完之后镀液清澈。再搭配使用比格莱的酸性镀锡光亮剂Sn-807,就能得到光亮度好的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