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在工业制造中应用广泛,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经济性,铸铁件经常需要进行镀锌处理以提升耐腐蚀性能。酸性镀锌是一项常用的镀锌工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走位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低电流区,镀层会较薄,耐蚀性差,这会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本期文章将解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造成酸性镀锌走位差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在复杂的铸铁件表面,电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电流密度高低不一,尤其在低电流区,电镀效果不理想。
2. 镀液成分问题:传统的酸锌光亮剂有机分解产物多,容易导致镀液浑浊,影响电流的均匀分布。
3. 盐类耐受性差:一些酸锌光亮剂对镀液中的盐分耐受性低,导致析出效果变差,使得低电流区的镀层无法达到预期厚度。
4. 导电性能不佳:镀液导电性能差会导致电场在镀件表面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走位差。
走位差的解决措施
解决铸铁件酸性镀锌走位差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 优化电流密度分布:调整电镀工艺参数,如电流强度和镀件的旋转方式,确保电流密度在镀件表面分布更均匀。
2. 使用合适的酸锌光亮剂:选择耐盐性高,导电性更好的水溶性酸锌光亮剂,如比格莱的Zn-835。Zn-835是一种水溶性酸锌光亮剂,其配方具有较高的镀液耐盐性,结晶致密且电导性能好,可以明显调整电流分布,提升低电流区的镀层质量。
3. 定期维护镀液: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更换或维护镀液成分,保持镀液的清洁及性能稳定,以减少有机分解产物对镀液的影响。
为什么选择比格莱的Zn-835
比格莱的水溶性酸锌光亮剂Zn-835适合解决铸铁件酸性镀锌走位差的问题。Zn-835在镀液中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和好的导电性能,这不仅提升了镀层的均匀性,还使晶体排列更加致密,从而减少低电流区镀层薄的现象。
总之,借助比格莱水溶性酸锌光亮剂Zn-835,并优化镀锌工艺参数,可以有效解决铸铁件酸性镀锌后走位差的问题,提升产品的耐蚀性能和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