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谈到了使用碱性镀铜添加剂时,主盐CuCN所能起到的作用,而在镀液成分里,配位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配位剂
NaCN的用量是保证碱性镀铜槽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NaCN应与CuCN保持一定比例,因为配合1g的CuCN铜需1.1~1.5g的NaCN,游离NaCN一般控制在9.5~20g/L之间(NaCN总量减去与CuCN的配合量,剩余的NaCN就是游离NaCN)。
如果游离NaCN含量过低,那么低区会出现云雾,但是游离NaCN含量过高的时候(高于15g/L),其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还会伴随着阴极会有大量气体产生,所以游离氰的合适含值需要根据铜含量来确定。
许多经验丰富的电镀师傅,在判断氰的含量时,可以参考镀层质量和阳极的溶解情况。
比如说铜阳极发亮而阴极有大量氢气析出,那么就说明镀液里的游离氰已经过量;反过来,如果镀液里的游离氰含量过低,那么会出现以下几种故障现象:
①阳极溶解不正常,严重者会出现发黑、钝化,有些会观察到阳极附近液面呈浅蓝色
②镀层出现发暗(也有的会出现海绵状花纹)
③镀液出现浑浊,严重者还会产生二价铜离子
结语
因此,我们在使用比格莱的碱性镀铜添加剂Cu-201时,需要把游离NaCN控制在8-12g/L,这样得到的镀层结晶细致,光亮均匀;而且槽液工作范围宽,对于各类金属杂质的容忍度高,容易控制。